登录/注册 搜索
首页>文旅资讯>详情页

祁东“非遗”项目展演 传承人纷纷登台亮绝活

发布时间:Jun 18, 2019 | 作者:


6月17日,为庆祝宣传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,“中国曲艺之乡”祁东县举办了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主题宣传活动,分别组织了“草席传统制作技艺”、“祁东剪纸、“祁东木雕”、“祁东彩龙”等非遗项目展示、展演活动。




非遗项目祁东草席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樊启顺在为市民展演

过往群众体验草席传统制作技艺

活动当天,人流集中区街心公园里,不少过往的老少青年对祁东草席传统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,出生在上世纪中的老人们纷纷在展演中体验了一把传统草席制作,寻找儿时的记忆。晚上,祁东县祁剧团在万福寺广场现场展演《十五贯》,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观看。


祁东县是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,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、发展迅速的戏曲大县。去年,该县在全国500多家基层曲艺组织中脱颖而出,获评中国曲协“先进基层曲协组织”,当时受到表彰的组织仅5家,而湖南仅祁东一家获评。据悉,该县目前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一项,祁东渔鼓(湖南渔鼓);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项,祁东祁剧、祁东草席传统制作技艺;市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,祁东三官骨牌灯、祁东彩龙、祁东板凳龙;县级非遗保护项目23项,河州鱼灯、祁东小调等。

据了解,该县主要戏曲种类分为祁东渔鼓和祁剧,在民间和周边县市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异常肥沃的根植土壤。在祁东,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能哼两句,大凡民间办红白喜事,都会演唱几场祁剧、渔鼓。据统计,目前常年活跃在祁东城乡和周边县市的祁东渔鼓、祁剧演唱队有60多支,从业人员400多人,年演出约25000场,观众人次超过2000万。